文:任泽平团队
导读
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,人才更是第一资源。我们在前期系列报告中提出“人随产业走、人往高处走”的逻辑,指出人口正持续向大城市及大都市圈集聚。随着人口红利消逝、人才价值日益凸显,我们已经连续多年与智联招聘合作,推出“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”报告,以期准确把握人才流动特点、持续跟踪人才流动趋势。2023年人才流动延续分化趋势。
摘要
数据说明:智联招聘拥有3.49亿 职场人用户;其中约8成为专科及以上学历,远超全国就业人口总体的22.1%。在求职者中,约四成为流动跨城求职者。
2023年流动人才特征为:从性别看,2023年流动人才中男性占59%,高于求职总体的54%,男性依旧更可能跨城求职;从年龄看,流动人才中18-25岁人才占比46.4%,高于求职总体的40.1%,25岁以下人才更有可能跨城求职;从学历看,流动人才中52%为本科及以上学历,高于求职总体的46%,高学历人才更有可能跨城求职;从工资水平看,流动人才中34%月收入为8K以上,较2022年提升3.6个百分点,高于2023年求职总体的30%,收入较高者更有可能跨城求职;从行业看,流动人才中55%分布在IT互联网、房地产、制造业行业,较2022年提升3个百分点,其中,由于房地产行业还处于调整期等,近年人才异地求职比例较高。
榜单概览:京沪深依旧居前三,长三角、珠三角人才持续集聚。
1)2023年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:北京连续多年占据榜首,长三角城市群进入前50的城市数量较2022年增加2个。从结果看,2023年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广州、杭州、成都、南京、苏州、武汉、无锡位居前十。成都超越南京上升至第六,无锡蝉联第十。
2)人才流动趋势:一线城市、长三角珠三角人才集聚,高能级城市人才流动性较高。分地区看,得益于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较高的战略定位,东部人才持续集聚,中部、西部、东北持续净流出。分线看,一线城市人才聚集放缓,二线城市人才净流入占比回正,三线、四线人才持续流出,但流出比例有所下降。分城市群看,超6成人才流向五大城市群,长三角、珠三角人才持续集聚,京津冀人才转为净流出趋势,成渝、长江中游人才持续净流出。
1)一线城市:京沪人才净流入占比下降、深广小幅上升
2023年京沪深广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.5%、1.5%、1.2%、1.0%,上海最高。北京由于严控人口、疏解产业、就业竞争压力大等,人才流入占比减少,2023年人才净流入占比较2022年下降1个百分点;近年上海人才净流入占比变动呈倒“V”型,由于人才流入减少,2023年人才净流入占比较2022年下降0.4个百分点,但仍是榜首;深圳拥有低于北京和上海的落户门槛,以及创新的产业结构,能提供较多工作岗位等,2023年人才净流入较2022年小幅上升0.1个百分点;广州经济发展速度快,生活成本、房价在一线城市中最低,吸引人才集聚,2023年人才净流入较2022年上升0.3个百分点。
2)二线城市:杭州人才净流入占比居首,南京、无锡人才净流入且占比稳定
2023年杭州、成都、南京、苏州、武汉、无锡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1.2%、-0.3%、0.7%、0.8%、0.1%、0.6%,杭州最高。杭州2023年人才净流入占比较2022年小幅下降,但依旧是6个重点城市净流入最高的城市。杭州因电商等产业为代表的产业发展迅速、环境宜居且薪酬相对较高;成都应届生人才、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均处在全国前列,人才净流入占比较2022年上升0.3个百分点;南京近年人才持续净流入,且占比持续保持稳定,主因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,实施“宁聚计划”并持续优化细则等,不断吸引和留住人才;苏州人才呈净流入趋势,主要得益于苏州经济实力雄厚且发展快、创新发展领先且区位优势明显;武汉人才集聚主因为积极推动“百万大学生留汉”等引才留才政策实施,落户门槛继续放宽,吸引各类人才来汉;无锡近2年人才净流入占比保持0.5-0.6%左右,主因为集成电路等产业发展迅速,且与同梯队城市相比,工资较高,生活成本相对较小。
目录
3.1一线城市:京沪人才净流入占比下降、深广小幅上升
3.2二线城市:杭州人才净流入占比居首、南京、无锡人才净流入且占比稳定
正文
数据说明及特征:智联招聘拥有3.49亿 职场人用户,累计合作企业数达1341万 ,其中,求职人才即当年有简历投递行为的用户中约8成为专科及以上学历,远超全国就业人口总体的22.1%;在求职人才中,约四成为跨城求职者,即现居住城市和简历投向城市不同的流动人才。
1)从性别看,2023年流动人才中男性占59%,高于求职总体的54%,男性依旧更可能跨城求职。2023年求职人才中男女比例为54:46,其中流动人才男女比例为59:41。2020、2021、2022年流动人才男女比例分别为57:43、58:42、56:44,2023年求职人才性别比增大。
2)从年龄看,2023年流动人才中18-25岁人才占比46.4%,高于求职总体的40.1%,25岁以下人才更有可能跨城求职。2023年流动人才中18-25岁、26-30岁、31-35岁、36-40岁、41-45岁、46岁及以上分别占比46.4%、22.5%、14.8%、8.4%、4.2%、3.7%,各年龄段分别较求职总体高6.3、-0.6、-2.6、-1.6、-0.8、-0.7个百分点,说明25岁及以下人才更有可能跨城求职。2020-2023年流动人才中25岁及以下占比分别为37.1%、34.5%、39.6%、46.4%。
3)从学历看,2023年流动人才中52%为本科及以上学历,高于求职总体的46%,高学历人才更有可能跨城求职。2023年求职人才中初中及以下、高中、专科、本科、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分别3.7%、15.1%、35.1%、41.1%、5.0%。流动人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比重均高于整体水平,2023年流动人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52.1%,较求职总体高6.0个百分点。2020-2022年流动人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分别为56.6%、55.7%、51.6%。
4)从工资看,2023年流动人才中34%月收入为8K以上,较2022年提升3.6个百分点,高于2023年求职总体的30%,收入较高者更有可能跨城求职。2023年总体求职人才与流动人才中月收入在8K以下占比分别为69.6%、66.4%,月收入在8K及以上占比分别为30.4%、33.6%。2020-2022年流动人才中月收入在8K以上的占比分别为24.4%、29.6%、30.0%,高收入者更有可能跨城求职。
5)从行业看,2023年流动人才中55%分布在IT互联网、房地产、制造业行业,较2022年提升3个百分点,其中,由于房地产行业处于调整期等,近年人才异地求职比例较高。2023年整体求职人才最多的前三行业是IT|通信|电子|互联网、房地产|建筑业、生产|加工|制造,分别占比19.8%、16.8%、15.9%,合计占比52.6%,较2022年上升2.5个百分点;流动人才最多的前三行业也是上述三个行业,分别占比20.1%、18.9%、16.2%,合计占比55.3%,说明流动人才分布更加集中。其中,由于房地产行业处于调整期等,近年人才求职比例较高,流动人才在房地产|建筑业的分布远高于整体求职人才,2020-2023年流动人才占比分别为17.4%、19.3%、17.5%、18.9%,较整体求职人才分别高2.5、3.2、2.0、2.1个百分点。
从人才吸引力指数观察,2023年北京、上海、深圳位居前三名,北京连续多年占据榜首,广州、杭州、成都、南京、苏州、武汉、无锡位居前十。
为衡量城市的人才吸引力,定义人才吸引力指数为人才流入占比、人才净流入占比、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、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、人均可支配收入、人口净流入。人才流入占比=流入某城市的人才/全国流动人才总量,人才净流入占比=(流入某城市的人才-流出某城市的人才)/全国流动人才总量,分别反映该城市引得来和留得住的能力。其中,流入某城市的人才指现居住地不在该城市、但简历投向了该城市的人才;流出某城市的人才指现居住地为该城市、但简历投向了其他城市的人才;全国流动人才总量指现居住地和简历投向地不一致的人才。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=投向某城市的应届生人才/应届生求职人数总量,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=投向某城市的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/硕士及以上求职人数总量,分别反映城市对年轻大学生和高学历人才的吸引力。
从结果看,作为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的北京市人才吸引力指数连续多年第一,由于薪资优势明显,多元化的产业结构,众多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等,北京对求职者保持较高吸引力,人才保持净流入,近几年排名占据榜首;上海市经济体量大且增长稳定,高新技术产业、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蓬勃发展,吸引大量人才来沪,人才吸引力指数与北京的差距进一步缩小,位次上,2019-2023年分别名列第1、3、2、2、2位;深圳近年位次稳定在第三位,2019-2023年深圳排名第3、4、3、3、3位;广州2019-2023年排名第4、5、4、4、4位,较为稳定;杭州因以电商为代表的产业发展迅速,排名一直位列二线城市首位,2019-2023年排名分别名列第5、2、5、5、5位;成都、南京、苏州较稳定,2019-2023年排名成都为7、6、7、8、6、7、6名;南京为第6、7、6、6、8、6、7名;苏州为8、9、9、7、7、8、8名;武汉依旧排名第9;无锡继2022年首次荣登前十榜单后,2023年蝉联第十位。
2023年TOP50城市中,东部、中部、西部、东北地区分别有37、7、4、2个,分别占各区域城市总数的42.5%、8.8%、4.2%、5.9%;一二三四线分别有4、27、16、3个,分别占一二三四线城市总数的100.0%、77.1%、19.8%、1.7%;长三角、珠三角、京津冀、长江中游、成渝城市群分别有21、7、3、3、2个,分别占各区域城市总数的80.8%、77.8%、21.4%、12%、12.5%,其中长三角城市群进入前50的城市数量较2022年增加2个。
2023年应届生、硕士及以上人才将简历投向一线城市的占比为18.6%、25.1%,分别高于流动人才流向一线城市1.6、8.1个百分点;约5成的应届生、硕士及以上人才将简历投向二线城市,应届生和硕士及以上人才更倾向往一二线城市集聚。从应届生看,应届生人才流入一二线城市合计占比67.8%,高于整体人才流入占比的61.3%,与整体流动人才相比,应届生人才更加倾向一、二线城市。从硕士及以上人才看,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一二线城市合计占比76%,高于人才流入占比,其中一线、二线城市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分别比人才流入占比高8.1、6.6个百分点,与整体流动人才相比,硕士及以上人才倾向流入一二线重点城市集聚。
人才净流入占比是人才吸引力指数的核心指标,等于(流入某城市的人才-流出某城市的人才)/全国流动人才总量。
1)分地区看,2023年东部人才净流入占比小幅下降,西部、东北部人才净流入占比有所回升,东部、中部、西部、东北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13.5%、-6.7%、-4.1%、-2.6%,东部人才依旧持续集聚,中部、西部、东北持续净流出。
从人才流入流出占比看,2019-2023年东部地区人才流入占比从61.6%降至59.2%,人才流出占比从55.8%降至45.7%,东部地区人才流动性有所下降;2023年中部地区人才流入、流出占比为18.7%、25.4%,较2022年分别下降0.3个、上升0.5个百分点;2023年西部、东北部地区较2022年人才流入占比有一定上升,人才流出有小幅下降。从人才净流入占比看,2019-2022年东部地区人才净流入占比从5.8%增至14.0%,虽然2023年小幅下降至13.5%,但得益于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较高的战略定位,人才依旧持续向东部集聚;中部地区人才持续净流出,且2023年净流入占比较2022年有所下降;西部、东北部人才净流入占比有所回升,2023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-4.1%、-2.6%,较2022年分别上升0.6个、0.7个百分点。
2)分线看,2023年一线城市人才聚集放缓,二线城市人才净流入占比回正,三线、四线人才持续流出,但流出比例有所下降。一线、二线、三线、四线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4.3%、0%、-0.4%、-3.9%。
从人才流入流出看,2019-2023年一线人才流入占比持续下降,从20.2%降至17.0%、流出占比从22.7%降至12.7%,流出占比降幅远大于流入占比;二线人才流入、流出占比均下降;三四线城市流入流出占比均有所增加,流出占比增幅小于流入占比。从人才净流入占比看,近年一线城市人才净流入占比有所下降,2021-2023年从5.4%下降至4.3%,一线人才聚集放缓;由于人才流出占比回落,2023年二线城市净流入占比回正;三线、四线城市依旧人才持续净流出,但流出幅度有所下降,2023年三、四线城市净流入占比为-0.4%、-3.9%,较2022年上升0.1个、0.4个百分点。
3)分城市群看,超6成人才流向五大城市群,2023年长三角、珠三角人才持续集聚,京津冀人才转为净流出趋势,成渝、长江中游人才持续净流出。从人才流入流出看,2019-2023年,长三角人才流入占比从22.6%降至22%,人才流出占比从17.6%降至14.2%;珠三角人才流入占比小幅上升,流出占比从11.1%降至9.9%;京津冀人才流入流出占比均呈下降趋势;成渝人才流入占比和人才流出占比较为稳定;长江中游人才流入流出占比均小幅上升。与2019年相比,2023年五大城市群人才流动性下降,2019-2023年五大城市群合计人才流入占比从63.1%降至60.6%,人才流出占比从59.8%降至51.4%。从人才净流入占比看,2019-2023年,长三角人才净流入占比从5%增至7.8%,人才净流入占比高于其他城市群,人才大量向长三角集聚;珠三角从2.8%增至4.3%;京津冀逐年分别为-4.0%、-0.7%、-0.6%、0.5%、-0.5%,由于2023年人才流入占比减少,人才净流入占比再次转负;长江中游、成渝人才呈净流出,2023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-1.2%、-0.7%。(注:2023年长三角城市群数据包含温州)
从人才净流入占比看,2023年京沪深广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.5%、1.5%、1.2%、1.0%,上海最高、北京最低。由于北京严控人口、疏解产业、就业竞争压力大等,人才流入占比减少,2023年人才净流入占比较2022年下降1个百分点;上海人才净流入占比变动呈倒“V”型,2023年人才净流入占比为1.5%,较2022年下降0.4个百分点,但仍是榜首;深圳、广州2023年人才净流入较2022年小幅上升,分别上升0.1个、0.3个百分点。
1)北京:2019-2023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-3.9%、0.2%、1.0%、1.5%、0.5%,由于人才流入减少,2023年净流入占比小幅下降。北京人才从北京流向的前十城市中京津冀城市群的有4个,占15.9%,高于2022年的9.2%。
从人才流入流出看,近年北京人才流入、流出占比明显下降,人才流动性减弱,2019-2023年人才流入占比从6.3%降至4.7%,而同期人才流出占比从10.2%降至4.2%。北京的人才流入、流出均居全国城市首位,2019年流出明显大于流入,使得人才净流出,2020年之后人才流出明显放缓,净流出转为净流入,2022年为近年高点,2023年人才净流入占比为0.5%,较2022年下降1个百分点。
从来源看,2023年人才流向北京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35.4%,其中天津占比第一,为6.4%,北京对周边城市虹吸作用明显。人才流入北京主要因为经济体量大、收入水平较高,2023年GDP规模达到4.4万亿元,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8.87万元,仅次于上海,排名全国第二。根据智联招聘数据,2023年北京市平均招聘薪酬为12644元/月,在重点城市中,也仅次于上海。但2023年北京人才引进政策力度与其他城市相比较弱,人才流入占比下降。
从去向看,北京人才流向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40.0%,低于2022年的41.1%。其中,流出北京的人才中,前往天津最多,占比为6.8%,其次是上海。近年北京持续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,与津冀对接协同产业。根据北京市发改委数据,十年间,累计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超2.5万件,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约3200家,疏解提升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,城乡建设用地减量130平方公里,实现城六区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%的目标。北京周边城市人才承接能力有一定提升,人才从北京流出的前十城市中津冀城市为4个,占15.9%,高于2022年的9.2%。
2)上海:2019-2023年上海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.5%、1.2%、2.1%、1.9%、1.5%,人才集聚明显,由于上海经济体量大、薪酬水平高、新经济促进政策初见成效,吸引人才来沪就业,叠加放宽落户政策等,减少人才流出。
从人才流入流出占比看,2019-2023年上海人才流入占比从5.2%降至3.9%。2023年人才流入占比较2022年小幅下降0.3个百分点,而人才流出占比保持稳定,为2.3%,因此净流入占比小幅下降。
从来源看,2023年人才流向上海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36.1%,低于2022年的37.9%,上海人才来源集中度有所下降。其中,长三角城市有3个,合计占比10.5%。人才流入上海主要因为上海的经济体量大、薪酬水平高,新经济促进政策初见成效且上海放宽人才引进政策。2023年上海GDP规模达4.72万亿元,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8.9万元,均位列全国第一。根据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数据,2023年上海的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数为17家,位居全国各省市第2位,“在线新经济”发展效果明显。2022年上海人才落户条件放宽,高层次人才、重点机构急需人才、高技能人才等5类人才可直接落户上海,申办公示期由15天减少至5天。对于留学生,针对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名院校的留学回国人员,取消社保缴费基数和缴费时间要求,全职来沪工作后即可直接落户;毕业于世界排名51—100名的,全职来沪工作并缴纳社保满6个月后可申办落户。整体看,落户政策相对北京更宽松、流程更简化,更能吸引年轻优秀人才来沪就业。
从去向看,2023年上海人才流向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46.6%,低于2022年的48.0%,流出上海的人才集中度下降。其中,长三角城市增加至4个,合计占比19.9%。人才流出上海主要因为上海控制人口规模和产业转移,2016年上海“十三五规划”及《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纲要(2015-2040)》均要求2020年及之后上海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人以内。
3)深圳:2023年常住人口创历史新高,同比增加12.8万人,人才也保持净流入,2019-2023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.2%、1.3%、1.4%、1.1%、1.2%,人才集聚明显,主因深圳经济发展速度快,拥有低于北京和上海的落户门槛,以及创新的产业结构,能提供较多工作岗位等。
从人才流入流出占比看,2019-2023年深圳人才流入占比从4.7%降至4.4%,人才流出占比从4.6%降至3.1%,人才流动性下降。由于流入流出占比降幅相当,近年人才净流入占比保持平稳,2020-2023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1.3%、1.4%、1.1%、1.2%。
从来源看,2023年人才流向深圳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39%,低于2022年前十来源地的41.1%,深圳的人才来源集中度下降。其中,珠三角城市下降至3个,合计占比18.2%。流入深圳的人才中10%来自广州,流入广州的人才中9.6%来自深圳,深圳和广州互为人才来源城市的第1位。人才流入深圳主要因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,2023年深圳GDP达3.5万亿,位居全国第3。叠加拥有低于北京和上海的落户门槛,以及创新的产业结构,提供较多工作岗位,能吸引更多人才到深圳就业。
从去向看,深圳人才流向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50.2%,低于2022年前十来源地的52%,深圳的人才去向更加分散。其中珠三角城市有4个,合计占比31.8%,高于2022年的29.8%。流出深圳的人才中12.5%流向广州,其次是流向东莞、惠州、佛山,占比分别为10.2%、4.9%、4.3%。2023年流入、流出深圳的行业人才中IT|通信|电子|互联网占比达26.3%、31.6%,均远高于前十的其他城市,深圳IT|通信|电子|互联网行业人才流动较频繁。
4)广州:2019-2023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.6%、0.9%、1%、0.7%、1.0%,人才持续集聚,主因广州经济发展速度快,生活成本、房价在一线城市中最低。广州人才流向珠三角城市占比39.6%,高于北京流向京津冀、上海流向长三角城市占比,珠三角城市群人才内循环更强。
从人才流入流出看,2019-2023年广州人才流入占比从3.9%升至4.1%,人才流出占比从3.3%降至3.1%,人才流动平稳,由于流入上升,流出下降,2023年总体人才呈净流入,占比为1.0%,较2022年上升0.3个百分点。
从来源看,人才流向广州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39.6%,低于2022年的40.1%。其中珠三角城市有3个,合计占比20.7%,较2022年略有下降。人才流入主因广州经济发展速度快,并且生活成本在一线城市中最低。根据诸葛数据,2023年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的房价收入比分别为29.8、29.4、35.5,而广州为19.1。整体看,广州生活成本和房价在一线城市中最低。
从去向看,广州人才流向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50.8%,低于2022年的52.8%。其中珠三角城市升至6个,合计占比39.6%。与之相比,北京流出人才中15.9%流向京津冀城市群,上海流出人才中19.9%流向长三角城市群,深圳流出人才中31.8%流向珠三角城市群,广州人才流向珠三角城市群城市的比重相对更高。人才流出一方面是因为珠三角多为粤语城市、文化相近,流动相对频繁。另一方面是广州高校数量较多,广东省人才为求学向广州集聚,毕业后从广州回流至省内其他城市。根据教育部数据,广州普通高校数、211高校数分别为37、6所,分别排名第5、6名;2023年广州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为147万人,位列全国第一。2023年流入、流出广州的行业人才中贸易|批发|零售|租赁业占比达12.1%、9.1%,均高于其他9个城市,广州贸易|批发|零售|租赁业行业人才流动较频繁。
从2023年人才净流入占比看,6个重点二线城市,无锡继2022年首次进入前十后,蝉联第十位,杭州、成都、南京、苏州、武汉、无锡分别为1.2%、-0.3%、0.7%、0.8%、0.1%、0.6%,杭州最高。2023年杭州人才净流入占比较2022年小幅下降至1.2%,但依旧是6个重点城市净流入最高的城市。杭州因电商等产业为代表的产业发展迅速、环境宜居且薪酬相对较高;成都应届生人才、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均处在全国前列,人才净流入占比较2022年提升0.3个百分点;南京人才持续净流入,且占比持续保持稳定,南京主因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,实施“宁聚计划”并持续优化细则等,不断吸引和留住人才;苏州人才呈净流入趋势,主要得益于苏州经济实力雄厚且发展快、创新发展领先且区位优势明显;武汉人才集聚主因为积极推动“百万大学生留汉”等引才留才政策实施,落户门槛继续放宽,吸引各类人才来汉,推动其人才净流入;无锡近两年人才净流入占比保持0.5-0.6%左右,主因为集成电路等产业发展迅速,且与同梯队城市相比,工资较高,生活成本相对较小。
1)杭州:2019-2023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1.4%、1.6%、1.6%、1.3%、1.2%,始终为正,人才吸引力排名稳居前列,主因杭州以电商、直播、生命健康领域等为代表的产业发展迅速、宜居的人文环境且平均招聘薪酬较高,2023年超深圳、广州,在重点城市中位列第三。
从人才流入流出看,2023年杭州全市常住人口同比增加14.6万人。人才方面,2019-2023年杭州人才流入占比较稳定,始终维持在3%左右,人才流出占比从2.0%降至1.6%,杭州留才能力较强。人才流入明显大于流出,使得人才净流入占比维持在较高水平,近5年均超1.2%。
从来源看,2023年人才流向杭州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达31.9%,低于较2022年的33%。其中有3个来自长三角地区,合计占比达10.0%,其中上海是杭州人才第一大来源地,杭州人才来源地区较多元,引才范围更广泛。人才流入杭州主要是因为数字经济、生命健康领域等产业发展迅速,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等。根据杭州市统计局数据,2023年,杭州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.5%,占全市GDP比重达28.3%,创历史新高。作为“电商之都”、“数字经济之城”,2023年杭州平均招聘薪酬在重点城市中位列第三,高于一线城市深圳、广州,对人才具有较大吸引力。从去向看,杭州人才流向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达41%。其中,有7个去向长三角地区城市,合计占比达29.5%,杭州人才主要向长三角地区流动,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:区域内交流密切。
2)成都:2023年成都超越南京,位居全国第6位,2019-2023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-0.6%、-0.1%、0.0%、-0.6%、-0.3%,2023年人才净流入占比较2022年提升0.3个百分点。其应届生人才、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均处在全国前五。
从人才流入流出看,成都人才流入、流出量均较大,2023年成都人才流入占比3.0%,人才流出占比3.2%,整体人才流动性较强。由于人才流出占比减少较多,2023年人才净流入占比较2022年提升0.3个百分点。另外,2023年成都应届生人才、硕士及以上人才占比分别为3.8%、4.0%,分别位居全国第五、第四。
从来源看,人才流向成都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达35.9%,低于2022年的37.4%,来源地更广泛。其中,重庆为成都人才流入的第一来源地,流入占比9.8%,主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落地,助力经济圈内城市人才流动频繁。人才流入的主因是成都作为西部地区中心城市,经济发展较为活跃、文创与电子信息产业发达,引才留才生态构建较好、宜居品质高等。其中,成都全国率先推行“先落户后就业”、“先安居后就业”,全域布局“蓉漂青年人才驿站”,求职毕业生仅凭面试通知就可申请最长一个月免费入住。在智联招聘、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办的“2023中国年度最佳雇主”评选活动中,成都被评为2023“中国最佳引才城市”,已连续5年获此称号。
从去向看,成都人才流向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为39.4%,低于2022年的40.4%,其中,流向重庆的占比为7.4%。2023年成都流出人才的25.3%来源于房地产|建筑业,显著高于其他重点城市,且远高于成都流入人才流向该行业的比例9.2%。
3)南京:2019-2023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在0.7%-1%之间,始终为正且较稳定,主因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,实施“宁聚计划”并持续优化细则等,不断吸引和留住人才。
从人才流入流出看,2019-2023年南京人才流入占比从2.8%降至2.4%,人才流出占比从1.9%降至1.6%,变化幅度相对较小,使得近年南京人才净流入占比一直保持0.7%-1%的水平,基本稳定。
从来源看,人才流向南京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达31.7%。其中,有5个是长三角地区,合计占比达17.2%,高于2022年的14.9%。人才流入南京主因其高端产业发展迅速、落户政策宽松等。近年南京培育壮大“2 6 6”创新型产业集群,2023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7.7%,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9.6个百分点,拉动相关产业快速增长,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7.1%。2018年南京实施“宁聚计划”,后续推出“人才强市25条”“重点产业人才7策”等,并全面升级人才政策体系,畅通人才“引育留用”全链条。根据南京市人社局数据,2018年以来,全市累计新增就业参保大专以上人群超150万人,在宁高校毕业生留宁率从之前的20%,提升至33%左右。
从去向看,南京人才流向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达45.5%。其中,有7个是长三角地区,合计占比达34.6%。南京和长三角的人才互动较频繁,部分因为南京高校较多,长三角人才为求学向南京集聚,毕业后从南京回流至长三角其他城市。根据教育部数据,南京普通高校数、211高校数分别为37、12所,分别排名第5、3名。
4)苏州:2019-2023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.3%、0.7%、0.9%、1.0%、0.8%,人才呈净流入趋势,主要得益于苏州经济实力雄厚且发展快、创新发展领先且区位优势明显。
从人才流入流出看,近5年苏州人才流入占比保持平稳,维持在2.2-2.4%左右,2019-2022年人才流出占比从1.9%降至1.4%,2023年回升至1.6%,2023年人才净流入占比较2022年小幅下降0.2个百分点,至0.8%。
从来源看,人才流向苏州的十大城市合计占比达到35%,其中6个城市为长三角地区城市,合计占比达到23%,苏州与长三角中城市的人才交流较密切。人才流入主因苏州经济实力雄厚、创新发展领先,并且地处长三角腹地、距离上海最近,是资源外溢最大受益者,且制造业立市,提供大量岗位吸引人才。2023年苏州GDP为2.5万亿,居全国第六、江苏省第一,位列长三角地区第二、仅低于上海;苏州拥有规上工业企业1.35万家,规上工业总产值居全国第二,仅次于深圳;苏州入围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401家,新增230家,企业总数跃升全国第四,居江苏省第一。
从去向看,苏州人才流出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达到45.5%,其中7个城市为长三角区域城市,合计占比为36.9%,高于2022年的33.8%。苏州制造业全国领先,制造业人才流动性高于其他城市,2023年苏州流入人才的24.5%来源于生产|加工|制造业,流出人才的27%来源于生产|加工|制造业。
5)武汉:2019-2023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.1%、0.2%、0.5%、0.2%、0.1%,人才持续集聚,主因积极推动“百万大学生留汉”等引才留才政策实施,落户门槛继续放宽,吸引各类人才来汉。
从人才流入流出看,2019-2022年武汉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1.9%、2.1%、2.4%、2.2%,人才流出占比1.8%、2.0%、1.8%、2.0%,2023年人才流入、流出占比均为1.9%,人才净流入占比依旧为正,人才呈持续净流入趋势。
从来源看,人才流向武汉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达35%,低于2022年的36.9%,人才来源地更广泛。人才流入武汉主要因为2017年开始实施“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”吸引毕业生。2021年武汉成立人才集团有限公司,专门为城市引进人才,并且武汉继续放宽落户条件,接近“零门槛”,落户开放度在国家中心城市中最大。2023年重点实施“英才计划”等政策,吸引各类人才来武汉就业创业。作为在校大学生数量全国第三的城市,武汉留汉人才明显增加。2023年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30.6万人,超额完成“学子留汉”工程计划(每年10万人)。从去向看,武汉人才流向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达39.7%,低于2022年的41.4%。其中,前往深圳、上海占比较大,分别为6.4%、5.6%。
6)无锡:2019-2023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.3%、0.4%、0.8%、0.5%、0.6%、0.6%,占比较稳定,人才持续净流入,主因为集成电路等产业发展迅速,且与同梯队城市相比,工资较高,生活成本相对较小。
从人才流入流出看,2019-2023年无锡人才流入占比维持在1.2%-1.5%,人才流出占比维持在0.4%-0.8%,因此近年无锡人才流动性保持稳定,持续人才净流入。
从来源看,人才流向无锡的十大城市合计占比37.3%,其中长三角城市有5个,合计占比为24.6%,低于2022年的25.2%。人才流入无锡主要因集成电路等产业发展迅速,且为与同梯队城市相比,无锡工资较高,生活成本相对较小。根据无锡市政府数据,2023年6个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超2000亿元,集成电路产业融合集群被评为省级发展示范,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全省第一、全国第二。无锡引才举措较多,2016年无锡出台“太湖人才计划”,重点支持引进、培育六类产业发展重点人才,制定工作补贴、薪酬补贴、安家补贴等各项福利政策,并不断更新迭代。无锡还采用“以赛引才”模式,针对重点产业发展方向,开办创新创业大赛,吸引海内外人才等。2023年在“中国年度最佳雇主”评选中,无锡连续第5年荣获“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”,连续第4年荣获“最佳促进就业城市”。从去向看,无锡人才流向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为50.9%,流出至长三角城市合计占比43.7%,流出人才多数流向长三角城市。无锡制造业人才流动较频繁,2023年流入人才的26.1%来源于生产|加工|制造业,流出人才的25.9%来源于生产|加工|制造业。